领导力并不仅仅是职位带来的权力,也不仅仅只是因为领导者个人能力的高低所带来领导实力的差别表现。领导力指的是一种是带领他人、对他人产生影响的能力。领导力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力:将人安排在恰当的地方,并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能力。
作家麦克斯韦尔在他的《领导力的5个层次》中提到,要想成为超越“老板”层面的领导者,要想使员工追随自己是因为自己的魅力而不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听你的,那就必须掌握更加良好的领导力。领导力的成长之路并不仅仅只是一种职业发展规划,而是自身领导力的不断培养与提高。领导力的五个层次则为管理者的领导力成长提供了翔实清晰的发展蓝图。
领导力第一层:职位
这是领导力的初级层次,即所谓的“入门层次”。在这一层级中,职位型领导者所仅有的影响力来源于他的职位头衔。下属在内心并不是真正的信服于这种领导,而是看在面子上或者碍于上下级的关系而听命于他。
领导力第二层:认可
领导力的第二层次是基于对人际关系的把握。在认同这个领导力层面上,人们愿意追随这位领导是因为他们愿意听从他。当领导认可员工的成绩,将员工当作有血有肉的个体来看时,就开始拥有了影响力。这时候,员工对于管理者的认同,就不仅仅只是迫于管理者的权威了。
处于第二层的领导,其着眼点已经并不是维持自己的职位,而是了解并努力探寻与身边人的相处之道。领导者与追随者彼此了解,推心置腹,建立牢固持久的友好关系。
领导力第三层:生产
迈到“认同”这一层次的领导者面临的最大危险往往是固步自封。真正优秀的领导者并非只是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而是致力于把任务完成,工作做好,这就是为什么领导者要努力迈向第三层次:生产。这一领导力层次是基于成果,领导者由此获得影响力与公信力。人们开始追随领导者是因为他们对于整个组织的巨大付出。
当领导者迈向领导力的第三层次时,很多有益的方面逐渐显现:工作突飞猛进,斗志奋发昂扬,营业利润增长,员工流失减少,目标得以实现。在这一层次上,领导和影响他人成为一种乐趣。正如美国国家美式橄榄球大联盟传奇四分卫乔纳马斯所说:“当你赢得胜利的时候,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领导力第四层:立人
领导者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们所拥有的巨大权力,而在于他们善于授权。这正是处于领导力第四层次上的领导者所做的。他们充分运用自身的职位权力、人脉关系与生产能力投资于他们的追随者,着力培养他们直到他们真正成长为新的领导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立人”。这样的结果就是复制,关注个人发展层面的领导者实际上在不断地复制他们自己。
在这一层次,我们总会看到这两种变化:首先,团队协作迈向新的水平;其次,工作表现再上新的台阶。
处于第四层次上的领导者改变了他们追随者的人生。而人们之所以追随他们也是因为领导者为他们个人所付出的。这种条件下结成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延续终生,牢不可破的。
领导力第五层:领袖特质
领导力最高的也是最难企及的层次是巅峰的领袖特质。虽然大多数人能够实现从第一层次向第四层次的跨越,但是第五层次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努力、技能和意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需要具备高水平的天赋。这种领袖气质的最主要表现就是,他们会通过对他人的影响力,培养自己的追随者,并将这些追随者培养成为能够且愿意去培养其它领导者的领导者。仅凭自身的力量去培养追随者并将追随者培养为领导者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大多数领导者选择不去做也是因为培养追随者并引导他们成为领导者往往比单纯地领导他人花费更多心血。
然而,巨大的挑战背后也有着丰厚的回报:一流顶尖的领导者成就一流顶尖的组织。处于第五层的领导者能够创造出其他领导者所不能的机遇。人们追随他们,是因为他们的领袖特质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东西。换言之,他们的领导力为他们赢得了无上的口碑与声誉。因此,具备领袖特质的巅峰领导者往往能够超越他们自身的职位、所处的组织,乃至所从事的行业。